白癜风专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323/r9vby05.html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8日讯四月,麦浪滔滔。临邑县翟家镇“吨半粮”建设示范田里,5万亩管理科学、绿意葱茏的垄垄小麦长势格外喜人。年,翟家镇作为德州市第一批整建制创建“吨半粮”乡镇,坚持提前谋划部署、精准对接合作、分批示范带动,年底全镇粮食总量突破6.5余万吨大关,取得了创建工作开门稳、开门红。翟家镇在“吨半粮”创建工作的法宝是什么?“创建‘吨半粮’,党支部挑大梁!”两级书记抓示范,建好“指挥田”支部挑大梁,书记就要做表率。翟家镇党委书记选择4块良田亩建立示范方;村党支部书记每人选择3亩良田建立样板田,合力创建翟家镇粮食高产区,自上而下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同时搭建高产竞技舞台,设立党委书记与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与支部书记同台竞技擂台赛,建立“竞赛性”绩效考核体系,与支部书记绩效工资、政治荣誉、经济奖励挂钩,激发支部书记“吨半粮”创建干劲。4月7日,翟家镇召开“吨半粮”创建“百日攻坚”会议,传达了书记“指挥田”考核指标体系,在管理、技术、产量等方面明确考核指标,签订“吨半粮”创建责任状,用考核“指挥棒”让支部书记真正把创建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同时对当前麦田管理工作再培训、再指导,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合作等领域予以政策支持,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覆盖全镇各村的近亩指挥田种植全部由专家学者、本地粮王进行全过程指导,均使用农业院校研发的优良品种和最新技术,真正起到了为各村抓好创建工作提供标杆示范作用。新品种在年的成功使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目前,翟家镇全镇5.03万亩耕地实现创建全面覆盖。“以前镇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搞“粮王大赛”,我们村干部都是等着干,现在我们村干部都是抢着干。今年,我负责的这3亩示范田小麦产量要达到斤以上!”小刘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希宝说到。支部领办合作社,提升“效益关”向支部要服务,向服务要效益。“多亏党支部领办创办了合作社,让我们对创建‘吨半粮’更有信心!”外出务工返乡的临邑县翟家镇翟家新村村民翟志贤站在自家绿油油的麦田旁,除草、施肥的合作社管理人员穿梭其间,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令他感慨万千。“吨半粮”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翟家镇以“科技赋能高产创建”为指导思想,推动“吨半粮”创建工作健康发展。镇党委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服务作用,以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为途径,让村民以土地股份的形式入股合作社,确保创建成效的整体性。在四合村,村民们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合作社,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在保底收入基础上年底享受二次分红。“去年我们村按照支部主导、群众自愿、风险共担、集体增收的原则,入社土地亩,合作社玉米、小麦产量均达到斤以上,村民在保底收入元基础上,年底又得到元每亩分红收入。今年村民纷纷将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入社比例达到70%以上。”四合村村支部书记孙经茂介绍说。“目前翟家镇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5家,覆盖90%的行政村,群众以土地入股、托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不仅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更有效地加快了科技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业效益,让农民获得了红利。”翟家镇组织委员庞林猛说到。合作共建谋突破,激活“创新力”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有创新就有了活力。翟家镇抢抓与专业高等院校合作机遇,聚焦党建创新,依托优势资源,拓展合作范畴、延伸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涵,探索开展“党建+农业”多方共建合作新形势,助力“吨半粮”创建。建立以“专家党员为主体、科研学术为支撑、验证应用为主线”的“红色农业”党建协调推进机制,积极实施科技赋能工程。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党组织合作,在线上线下成立了‘吨半粮’技术攻关‘天团’,依托实地指导和视频教学两种形式,全时态及时回应困难诉求,为翟家镇吨半粮创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当前小麦正进入拔节期,气温也开始上升,一些菌类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抽穗扬花时进入高发期,我们应认真落实打点保面,以防为主的防治策略,一旦发现病害迹象我们要及时喷施杀菌剂……”4月15日晚上,在翟家镇“吨半粮”高产创建科技大讲堂上,翟家镇农艺师齐宝平的授课吸引来了一大批村民过来旁听。“‘吨半粮’创建不能讲条件,更不能打折扣,我们要确保‘吨半粮’发展到哪里,党旗就要插到哪里,党支部就要服务到哪里,最大程度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创新力,最大限度调动种粮群众的积极性,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让全镇5万亩耕地达到‘吨半粮’生产能力。”翟家镇党委书记张万里说到。闪电新闻记者郑秀程临邑融媒张磊通讯员刘市政林猛德州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