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二十大干部职工要向躺平说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疑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彩”。这是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干部的又一次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山东省临邑县人武部干部职工纷纷表示:我们应该牢记总书记嘱托,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传承先辈遗志,延续红色血脉,主动将个人前途融入国家发展需要。临邑县人武部部长夏玉东强调:我们要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砥砺奋斗,带头立足岗位,不负人民,干出一番无愧于新时代的成绩,作为国防动员系统干部职工,须在新时代背景下努力拼搏,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不懈奋斗。

如今,网络热词“躺平”持续升温,其含义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诚然,“躺平”可以是短暂的、间歇性的幕间休息,但是人生的大幕时刻都在上演精彩的画面。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青年干部必须对“躺平”说“不”,更要锐意进取,踔厉奋发,紧跟党的步伐走在时代前列。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正所谓“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回顾党史,我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英勇奋斗史。年来,中国青年干部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的各种考验,从来没有被困难压垮。能吃苦,成为支撑一代代青年茁壮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60多年前,河南林县,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用17个月时间奋战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同样60多年前,草王坝,年仅23岁的黄大发同志,面对悬崖峭壁这一天堑,毅然决然带领人民开凿水渠,36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终于开凿出一条生命渠。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活在先辈的梦想里,先辈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作为生逢于这个伟大的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享受着前辈打下的和平,享受着国家提供的福利待遇,所以必须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时刻怀揣着一颗滚烫初心,下一番硬功夫、苦功夫,走出办公室,深入百姓家中多走一走,看一看,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百姓身上,多为百姓谋实事、干好事,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人武部政工干事刘鹏有感而发:广大青年干部要理想远大、志存高远,只有如此,才能拥有取之不竭的干劲和拼劲,闯出一番事业。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志者事竟成的背后往往都是坚持不懈的奋斗,一味“摆烂”、“躺平”终将一事不成,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着力提高‘七种能力’”的谆谆嘱托,携一身蓬勃朝气,以坚持不懈的定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目标迈进,在实干中增胆识、壮筋骨、长才干。

人武部政委潘红军表示:产生消极的“躺平”心态,往往是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烦恼无法排解,自觉“已失去”大于“已得到”,最终失去斗志、甘于平庸。正所谓“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更令人钦佩”。作为青年干部,不能做患得患失的“打工人”,而是要做乐观积极的“主人翁”,工作中多反思总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而不是我失去了什么,要摆正心态,正视挫折,学会感恩、学会包容,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要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领导的好帮手、好助手、好参谋,群众的贴心人。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们不能止步于前,须拧紧“思想阀”,从心中取缔“躺平”心态,身体力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突破自我。

(夏玉东刘杨)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十二

编审:许小娟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