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邑挖掘水陆空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北青网

原标题:山东临邑:挖掘“水陆空”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3月31日电(任清松、乔慎)“竹板响,登上台,英明政策党安排。广大干群齐拥护,乡村振兴全铺开。看卞庙,赞卞庙,村容村风面貌好。村民勤奋奔小康,农商结合百业昌。卞庙处处好风光,千亩良田披绿装……”临邑县邢侗街道开元新村社区卞庙村村民刘崇周正在搞直播。

卞庙村是位于县城驻地东约6公里处的一个自然村,总人口人,耕地亩。近年来,卞庙村在社区党总支和党总支委员高长勇的带领下,潜心挖掘“水陆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精品工程,村级经济实力逐年发展壮大。

水里求财。“黄锦鲤元一条,白锦鲤元一条,黑锦鲤元一条……”卞庙村观赏养鱼池边的广告牌上明码标价,所销售的观赏鱼都在1公斤左右。只见,来购买鱼的客商络绎不绝。一位姓张的客户说:“卞庙村的黄锦鲤品相好,丰满浑圆,翅和尾巴短而厚。颜色分明而深,抢食积极,抵抗力强,不容易得病,容易出手。”卞庙村原有水面80余亩,全部承包给村民,搞观赏鱼和育肥鱼。去年8月,卞庙村又开挖建成了围村河,并与三分干打通,直接引进了黄河水。高长勇掰着指头说好处:“一是便于大田浇灌,二是发展渔业生产。”村班子将围村河的50亩水面,按水面质量的不同,分别以元、元、元的价格分包给6户村民。承包户通过种藕养鱼,发展水产业,实现了致富梦。村集体每年还可以增加集体收入10万余元。

陆上生金。村班子引进种植观赏葫芦,大力发展葫芦文化产业。村班子在文化大院举办烙画大讲堂,免费帮助乡亲学习烙画技术,参与葫芦种植管理,带动他们共同致富。苦钻研、打品牌、找市场,短短数年,卞庙葫芦种植园从当初的几分地扩大到30亩,种植的葫芦品种多达30个。为延伸产业链条,村班子依托葫芦文化做成种植、观光、加工系列产业,发展葫芦烙画。普通的葫芦通过农民艺术家的巧手勾勒,如今身价倍增。村民高世杰说,这葫芦不烙画的时候它值元,烙上画能翻10倍,卖到块钱。现如今,卞庙葫芦烙画已经成为当地的新特色,烙画葫芦卖到全国各地,年增加集体收入30余万元。

空地掘宝。卞庙村有一处闲置多年的厂房,荒草长了有半人高,大门早已锈迹斑斑。闲着可惜,但又苦于没有好的致富项目。年4月,村委会多次召开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讨论,制定招投标有关事项。之后村民李世文以3万元的价格夺标。李世文多年从事木器加工业,上马项目是指接木。该项目投资万元,日产指接木7方,每方毛收入元,年纯收入余万元,产品主要销往临沂等地,效益非常可观。来自临沂的客户李先生说:“指接木是做实木复合门的最佳材料,用指接木做成的实木复合门与其他实木门的替代产品不同的是它还具有吸音和隔音功能,不单可隔绝与楼房外面传来的噪音及邻居之间的声响,还可避免自家各房间之间的声音干扰,加装密封系统后效果更佳。”目前,厂子供销两旺,效益可观。

村民们富了,村集体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委会想方设法造福于民,积极投资公益事业,让老百姓充分享受乡村振兴的成果。近年来,村委会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有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电教室、休闲活动室,对所有的胡同实行硬化,重修桥梁2座,修建钓鱼台6个。同时,安装垃圾箱13个,购买垃圾清运车1台。年新建孔子文化广场,广场建有孔子文化雕像、戏台、主题公园。村民在茶余饭后,到广场来跳舞、健身、聊天娱乐。

现如今,卞庙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