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青龙山白云洞,白云为篱碧山为屏,白云

柴关红枫山,原名鸡冠山,古名青龙山、西域山。因其山峰参差错落酷似鸡冠,又像一条盘踞的青龙,且位于与武安市交界处的沙河最西端而得诸名。随着太行川寨王硇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游客已对红枫山奶奶顶耳熟能详,但对一岭之隔的石门沟佛祖洞却知之不多。

按照沿途指示和彩旗指引,出石门沟村顺着林荫小路一路前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渐入媲美天然氧吧的山林佳境。青龙山海拔不高,最高峰才九百多米,但漫山遍野植被茂密。即使烈日当空,山路上也是浓荫蔽日,酷暑不侵。这里非常适合户外休闲轻松徒步游玩。

上山的路爬升不大,走起来非常轻松。边走边看,不一会就从密林的缝隙中看到了山腰处外方内圆的佛祖洞洞口。因阴雨天气洞口常见白云缭绕,佛祖洞在明清时期叫作白云洞。白云洞的名称在洞内保存的明清重修碑记中有清晰地记载。

临近山脚下,前路变成了紧凑的石头台阶。台阶就地取材,采用的是山上随处可见的山石。虽没有精雕细琢的做工,但也从中不难看出当地村民铺设时的艰辛。特别提醒朋友们:雨天路滑,台阶较窄,外侧没有栏杆,上下注意安全。

唐朝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白云洞中历史上曾建有庙宇,历代有所修缮,现已荡然无存。当地村民曾设想在洞内正面崖壁上制作释迦牟尼造像,但由于工程量太大,资金不足,最后请了一佛四菩萨。因此,白云洞现在被当地村民称作佛祖洞。

白云洞洞室高大宽阔,目测高度有二十多米,内部可容纳上百人。佛像右后上方有一个天然洞室,内部也有佛像供奉。青龙山地质构造为石灰岩山体,洞穴岩壁和顶部均有钟乳石发育。地面由仿古水泥砖铺设,一直铺到洞口以外平台上方台阶的上沿,非常平整。

外侧方形阔口下面,好像一个崖壁罩顶的院落。边缘处还有一处酷似抱着童子的南海观音。通往内室的洞口宛如一个打坐入定的坐佛。真没想到,在青龙山中还有这么一处洞天福地。洞口虽小,洞内却另有乾坤。

佛祖洞外,地上堆放着几通明清时期的重修残碑。落款分别为大明崇祯七年和乾隆二十年、光绪二十九年等。碑文记载:沙邑西乡石门沟村南南山有白云洞者…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创建已久,不知昉于何时。可见当时也是当地一胜。

碑文还写道:青山苍翠,俊岭层叠…有茂林青松,百花美味…白云出岫,诚沙邑第一胜境…又有麋鹿啣花,白猿献果,狮吼常鸣…

从洞内向外极目远眺,视野极为开阔,满目苍翠欲滴。居高临下,远山近峰尽收眼底。山峰间云雾缥缈绿树掩映,洞外夏雨淅沥,身边别有洞天。这里天然去雕琢,夜间无灯凭月照,洞口不锁云自封。

洞边山峰叠翠,白云飘荡,白云洞名副其实。站在洞口,宛如腾云驾雾。洞外风景俨然颇具名山大川之美,雨中青龙山将最美的一面呈现在了游客面前。让人久久流连,沉醉忘返。

放眼望去,白云洞周围重峦叠嶂,青山连绵不绝。登山的小路上绿树成荫,隐藏在山谷密林之中。行云如流水般在山间飘荡。眼前美景就像铺开的一幅水墨丹青画卷,美不胜收。美景在侧,夫复何求?美景如斯,不虚此行。

在巍巍太行邢台段,有太多的高山幽谷,其中不乏福地洞天。青龙山白云洞就是其中一处佼佼者。它位于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石门沟村村南山腰处。这里青山为屏风,白云做藩篱,风景如诗如画。如逢雨天游览,景色更美。到柴关游玩的朋友切记到此打卡,莫要错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