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6834.html
原标题:央视播发!深耕“三农”临邑再交高分答卷临邑融媒邀您直击新时代中国农业第一线
深耕“三农”临邑再交高分
答卷临邑融媒邀您直击新
时代中国农业第一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所谓“吨粮田”,就是在一亩地上一年中一季或者多季生产1吨,也就是斤粮食的农田。山东德州在年已经实现了“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为了鼓励农户,当地每年都会举办“粮王”大赛。
年3月山东德州“粮王”大赛颁奖现场
这是今年3月初,山东德州“粮王”大赛的颁奖现场。能站在台上领奖的农户,凭的可是真本事。因为这届“粮王”大赛,有了更高的比赛要求。年德州全域农田已经实现“亩产过吨粮”,多年来,大部分参赛选手的农田,每亩小麦和玉米的粮食总产不仅“过吨”,还能超出七八百斤。年,德州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万亩核心种植区,一亩地小麦、玉米的粮食总产要达到一吨半,也就是斤。这届“粮王”大赛,就是要评选出“吨半粮”种粮能手。从两千七八百斤向三千斤迈进,各县市区的农户摩拳擦掌,各自在农田里发力。最终,全市12名“粮王”实现了高产“吨半粮”,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奖励。其中,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以小麦亩产.4斤,玉米亩产.4斤,拔得头筹,荣获德州市总粮王称号,领到了最高奖励8万元奖金。
02
山东临邑:“粮王”的种粮
秘籍
真金白银的奖励,确实是吸引人。那总粮王段希林到底有什么样的秘诀可以种出高产田,我们就去找“粮王”取取经。
记者赶到临邑县翟家镇翟家新村时,段希林不在家、也不在自家农田,而是在邻村的农田里忙活。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你看着挺好,根系不发达。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祝家村村民王玉金:我也是纳闷儿,纳嘛闷呢,一样的,这边儿跟这边儿咱是一样的收,是一样的种,一样的上肥,为嘛这边儿黄,这边儿黑?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秸秆还田还的不那么很细,他这个秸秆儿还田还不好,透风压墒压不瓷实。然后就是页面肥,加上那个促旺,让它促进根系发达,调节根系发达。
段希林获得全市总粮王,领了八万元奖励的事儿,已经在十里八村传开了。自打领完奖,这一个月来,每天上门“求诊”的农户有百八十位。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后吴村村民段希锋:他不是粮王嘛,都来看看,都来学习经验。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春季正好大面积都浇水了,出现根枯了,有的农药打药不净了。这不今年一当上粮王以后啊,来的人太多了这几天。
眼下,当地小麦正处于返青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阶段。春灌水浇的是否及时、除草剂用量得不得当,防病害跟不跟得上,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小细节,都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
施肥现场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第一点秘籍,就是不误农时。你看我今年这个多亩地啊,现在比去年提前了半个月浇完了。因为去年一冬天没下雨雪,今年这一春天没下雨雪,这个造成了地有点干旱,所以说,必须提前浇水。你看现在有些农户还没浇水来,咱这多亩地已经浇完了。况且草也已经锄完了,现在后就等着浇二遍水了。今年的麦苗比去年只强不弱。
段希林说他种了12年地,小麦亩产能从最初八九百斤跃升到现在的一千六百多斤,除了需要他紧跟节气忙碌在田间地头,也少不了要拜师学艺。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搞培训,参观学习,只要我知道能让我去,我基本上不落。课堂上课回来到地头,回来就落实了。
在段希林的种粮笔记上,零散的语句,记录着他的种粮心得。每一个种植周期结束后,他都会绘制一张表格,详细记录小麦长势和用药用肥变化,方便总结经验。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不能按照一个方法来种这个地,他不光牵扯一地一策。还得根据天气变化,每个周期完成以后,最后一个总结。咱今天发现这个方法很好,咱明天立即执行。为什么呢?节气不等人。
不误农时、善于学习总结,是段希林的种粮秘籍,不过,记者在村里拍摄的两天时间里,发现农户基本集中在早上和傍晚在田里作业,其余时间,农田里基本看不到人。而即便田里没啥农活,段希林每天至少要下三次田,他说,在地力和种子质量差别不大的前提下,想要蝉联“粮王”,拼的就是精心。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你不糊弄地皮,地皮就不糊弄肚皮。咱这个苗齐苗壮已经形成了。现在的话就看谁更精心的管理小麦。其实有压力就有动力。今年还能得粮王,心里就更高兴。
03
山东德州:书记抓粮做好
“转化器”和“放大器”
粮王大赛调动起了像段希林一样的种粮能手的积极性,也激发了更多农户实现粮食增产的主动性,不过德州30个乡镇万亩的核心区要在五年之内都实现1亩要产吨半粮,那这个大梁谁来挑呢?继续来看。
为保障吨半粮目标实现,德州市建立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粮机制,层层落实书记指挥田,每天早晨7:30,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万里都会准时到万亩指挥田巡田。今年的春管关键期,他跑的最勤的就是前十八户村。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前十八户村村民蒋立军:一开始人家咋种我咋种,自己寻思这个地还不好种吗?就是看也看会了,但是还真不是那么个事儿,头二年,我这地五百来斤,好的打八百斤。
村民蒋立军已经56岁了,但却是一个农业新兵,他此前一直在外地做买卖。年才返乡种地。头一回种地,他把村民的种植经验,一环不落的套用到了田地里,收成却大打折扣,他自己也纳闷儿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万里:偏碱性土壤要浇地的话,“头水晚,二水赶”,为什么头水要晚?就是让向下扎扎根。
为了找出症结,张万里研判了蒋立军去年的整个种植季,发现蒋立军流转的多亩地都是盐碱地改良地块,如果和普通地块同时间浇返青水,会导致地温提升慢,影响小麦返青,最终影响产量。这几回夏天,张万里就是要叮嘱和蒋立军有同样困惑的村民,推迟半个月浇返青水,给小麦充足的扎根时间。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万里:不巡田就不能发现田间的问题,每天发现一个小问题,解决一个小问题,确保粮食的丰产高产。同时“土专家”“田秀才”在从事农业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巡田的过程中,可以和他们请教。让自己从一个“小白”变成懂农业的书记。
张万里说,在以24节气为节点,详细记录小麦,玉米的生产情况,积累粮食生产大数据的过程中,他不仅逐渐变成了土专家,还学会了现学现卖。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前十八户村村民蒋立军:书记推荐给我的。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万里:我也是看别的村好用,我说你看看跟人学学,又省工又省力,推荐给你。
今年浇地,蒋立军用上了书记推荐的新设备,一部遥控器操控多米外的水井,一开一关,一个人不用来回在地里跑就轻松浇地。问起书记抓粮,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中到底怎么抓?张万里说,他要做好转化器和放大器。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万里:把专家教授讲的这些农业知识转化成大白话,让农民可理解和接受。同时,把土专家、田秀才,这些种植经验传播到千家万户,起一个放大器的作用。
农户种植过程中的个别问题需要逐一解决,共性问题则需要张万里下更多功夫。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万里:看我的右手边儿,大田里边,苗齐苗壮。但是你看田头,苗弱苗细。就是因为农户在播种的时候,是先播大田,农机具反复的在田间地头碾压。再播种的时候,播种质量不高,这是小农户的普遍的习惯。虽然这个田头,只有八九行,一平方米的面积,但是一家一户一平方米,家家户户它的面积就大了。
下一步,县里将通过种粮大户逐步带动小农户养成科学种田的习惯,农户们习惯了自己的播种方法,张万里要考虑的是他万亩指挥田的收成,不放弃任何一平方米地块儿,甚至精打细算挖掘每株秧苗的产量,是他在书记抓粮工作中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万里:我们对田地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玉米和小麦就回报我们以产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小麦已经起身了,德州的吨半粮生产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那一年下来夏收和秋收环节粮食产量将有怎样的表现?我们将会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