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聚焦德州临邑用好改革关键招全面

兴隆镇假发加工点扶贫驿站工人正在工作大众网·海报新闻德州3月17日讯(见习记者尹九州通讯员任清松刘丽莹郝富勇)德州市临邑县立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持续壮大扶贫产业,创新防返贫体制机制,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走出了一条科学扶贫、精准脱贫、长效返贫之路。年,县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元,同比增长元,68个省定扶贫重点村平均集体收入达7.05万元。“党组织领跑”引发“乡村蝶变”3月10日,记者走进临邑县孟寺镇耿辛村,整洁的村庄、宽阔的水面、成片的桃树让人眼前一亮。村西靠近省道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在栽种新进的葡萄苗。“有去年30亩的蜜桃种植经验,今年我们又引种了葡萄,相信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会越来越多!多亏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让我们村发展的越来越好。”耿辛村党支部书记龙福祥说。曾经的耿辛村是远近闻名的省定重点贫困村。在临邑县扶贫办帮助下,村两委收回房前屋后闲置土地30亩,采取“村集体经营+农户管理”的模式,实行桃树地中套种西瓜、红薯、豆角和玉米花生间作,并整理藕池2亩,鱼塘8亩。当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10.72万元。今年该村又集中流转土地亩,计划种植黑桃皇后、青州蜜,逐步形成百亩桃园。如今,耿辛蜜桃在临邑已小有名气,畅销到上海、江苏、河北等地的十多个城市,并与蒙水罐头集团达成了为期三年的订单销售协议。这就是临邑县一个省级贫困村脱贫逆袭变先进的真实写照。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脱贫摘帽的重点和难点。临邑县实行1+5工作体系(1是综合协调办公室,5是5个专业办公室),将乡村振兴20字标准5个方面细化到具体部门,各牵头部门精准解读政策、争取上级支持、统筹全县资源、制定任务目标,指导乡镇开展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的战斗力。在“1+5”工作体系中,临邑县扶贫办牵头负责乡村振兴5个方面中“生活富裕”相关工作。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实现生活富裕,临邑县探索出了一条唤醒村域沉睡资源的“边角经济”发展模式。宿安乡邢仙龙村于年清理出零散地13.2亩,发展边角经济,种植了葡萄、薯类等,交给村里贫困户管理。同时,还在村北整理出原来用作晾晒粮食用的闲散边角场院,共计35亩,建起了九个拱棚,对外出租,租金用于贫困户分红。截至目前,临邑县共整理沉睡资源余亩,已利用亩,打造示范村个,实现收益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元以上。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被列入全省八大战略典型案例,其发起村邢仙龙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村。不仅如此,为完善乡村振兴项目库,临邑县连年开展集体经济“擂台赛”“大会战”,选派名“经济委员”,按照“一镇多业、多村一品”发展规模经营,形成丹参、金银花、小米辣等8大特色产业,总面积超0余亩,年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50万元以上新增4家、达到5家。“扶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