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临邑县 >> 临邑县美食 >> 鲁成公筑郓邑

鲁成公筑郓邑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春秋》原文《左传》原文

据《春秋》记载:鲁成公四年(前),“冬,城郓。”此为西郓,在今郓城县城东十六里,即今张营镇附近,它是郓城的前身和雏形。“郓”字由“军”和“阝”组成,“阝”在繁体部首中为“邑”,所以“郓”字的含义就是一个驻军的城邑。

鲁国为什么要修筑郓邑呢?《左传》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公元前年夏天,刚刚即位四年的鲁成公出使晋国,但是,作为诸侯霸主的晋景公待其非常不敬。随行的鲁国执政季文子气愤地说:“晋侯必不免。……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不敬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太清楚。总之,在晋国的二三个月里,鲁成公受尽了屈辱,内心非常生气。

同年秋天,满腹怨恨的成公返回鲁国后,决定联合楚国、背叛晋国。鲁国执政季文子坚决反对这样做,他劝说鲁成公:“晋虽无道,不可背叛。晋是大国,大臣和睦,又距鲁国较近,诸侯听命,所以不可有二心。楚国虽大,但非我族类,岂能爱我?”鲁成公遂放弃了这一计划。

季文子(?—前)是鲁国正卿,执政三十多年,历仕鲁国文公、宣公、成公、襄公。他以谨慎节俭著称,“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季文子死于襄公五年,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说这话的时候,季文子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鲁成公虽然没有公开背叛晋国,但内心已经把晋国当做了对手和敌人。当年冬天,鲁成公不顾天寒地冻,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始修筑郓邑。郓邑位于鲁国西部边境,晋国在鲁国西部,根据前后的史实,很明显鲁国修筑郓邑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晋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